煤礦和煤化工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,具有能源壓艙石的戰略地位。推動工業互聯網在煤礦和煤化工企業的發展應用,是實現更高質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可持續、更為安全發展模式的必經之路?!肮I互聯網+安全生產”行動計劃(2021-2023年)指出到2023年底,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協同推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,工業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明顯增強。
同時,《“工業互聯網+?;踩a”試點建設方案》強調,危險化學品領域,安全生產處于爬坡過坎、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,需要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。
震有科技持久深耕應急安全,在工業互聯網+安全生產的戰略引領下,堅持創新驅動技術,實踐積累經驗,全新打造煤礦+煤化工綜合安全管理平臺。平臺以“1個門戶”、“2大平臺”和“5個支撐服務”為整體架構,覆蓋煤礦和煤化工廠區兩大業務場景,實現整個煤炭、煤化工業全流程、全過程、全天候安全管控。

震有科技從安全管理智能化出發,為內蒙古建元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創新搭建煤礦+煤化工綜合安全管理平臺,針對煤礦及煤化工生產的整個業務場景進行升級,全面提高安全管控的數字化、智能化水平,助力建元煤焦化煤礦、煤化工生產向更高質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可持續、更為安全的目標邁進。

提供統一的登錄界面,統一的應用入口,統一的權限分配。實現各個業務系統的單點登錄,用戶集中認證,用戶權限集中管理。前端設備數據、相關系統數據,結合業務情況統一分析和展示。
以實際業務為出發點,“智慧煤礦綜合管控平臺”+“煤化工綜合管理平臺”提供豐富的業務應用。
基于震有科技自研的“一張網”,融合“一張圖”、“一個庫”、“一個標準”建設生產監控、生產調度、安全監測、生產經營、應急指揮五大上層應用。為煤礦生產帶來數據規范化、多系統融合、充分數據挖掘、智能決策分析等核心價值。

煤化工綜合管理平臺以“互聯”和“安全”為出發點,利用多年來公共安全領域數字建設經驗構建上層安全管控應用,形成堅固的保護屏障,為煤化工企業提供包括危險源管理、智能巡檢、特殊作業、安全基礎管理、監測預警等最具價值的智能安全管控服務。

安全管控的本質是掌握確定性,需要時刻確認危險因子是否正在醞釀,包括人在哪里?物的運行情況如何等等...掌握確定性,就是掌握更多的信息。數據是信息的載體,5大支撐服務構建完善的安全數據采集、傳輸、分析流程,提供安全管控的確定性。
實現語音、視頻、數據的融合和統一調用,達到跨部門(各委辦局)、跨網絡、跨平臺統一調度、扁平化指揮,協同處置園區日常和應急事件的目的。
提供包括煤礦井下作業AI視頻分析、?;どaAI視頻分析,利用大數據平臺和各子系統不同的應用場景,建立算法和邏輯控制模型,對感知信息進行智能分析、自學習與決策,實現對人員離崗、皮帶空載、未戴安全帽等場景進行智能預警、報警。
采用先進的定位技術,實現高精確度的人員定位。提供完整的人員定位、車輛定位管理系統,實現礦區、廠區的人員精細化管理,構筑安全保障。
提供標準化的數據治理與數據融合流程,為業務應用的數據共享、系統集成、信息融合與聯動應用提供數據支撐,為系統的擴展提供可持續性。
實現煤礦、煤化工園區的生產場景三維可視,構建煤礦、煤化工生產數字孿生,通過虛擬生產場景了解實際生產場景的情況,提升效率,實現高效生產、柔性生產的目標。
將煤礦和煤化工安全管理集中于一套平臺,是一次創新性的跨業務融合。安全管理應全局出發,自上而下,落實每一個細節點,而煤礦和煤化工綜合安全管理平臺提供了這種全局掌控,精細運營的基礎。打通業務就能實現數據的共享,更加全面的數據視野能拓展出更直觀的預警、預防能力。比如通過統一平臺對井上、井下、廠區、園區的生產進行全過程、全天候、全流程的監測和智能預警,可以替代原來分散的,參差不齊的監管方式,更高效的避免風險,及時排除隱患。
自研融合通信底座能夠連接各種感知終端,提供更加敏捷的感知網絡。從點、線、面感知企業生產、環境、治安的狀態,覆蓋井下、地面、園區整個生產場景,做到及時發現、及時預警。
創新企業綜合運行和監管管理模式,完善工作流程、監督考核機制,促進企業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提高,提升企業服務質量和經濟高質量發展。